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暑期補給趣☀️任選6折起

𝘕𝘌𝘞✨轉大人滴雞精55折只到8/5

父母腿腳無力(肌少症、關節炎)照護實踐:營養、運動與居家安全攻略

父母腿腳無力(肌少症、關節炎)照護實踐:營養、運動與居家安全攻略

長輩的營養藍圖

為年邁父母規劃飲食,不僅要考慮「吃什麼」,更要解決他們「吃不下」「不願吃」的障礙。

許多長者因牙口不好、胃口不佳,或擔心三高而飲食過於清淡,常常只吃稀飯、喝清湯,導致熱量與蛋白質攝取嚴重不足,這是加速肌少症惡化的關鍵因素。

鞏固肌肉與骨骼的基石營養素

預防肌少症的飲食有三大原則:

  • 足夠的熱量
  • 足量的優質的蛋白質
  • 維生素D與鈣質: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吸收,更能直接促進肌肉合成、維持肌力。鈣質則是維持骨骼密度與正常肌肉收縮的關鍵。
長輩的營養藍圖

表格,銀髮族行動力關鍵營養素:每日目標與優質食物來源

營養素 每日目標 (以60公斤長者為例) 優質食物來源 (附份量) 銀髮友善秘訣
蛋白質 72-90 公克 雞胸肉(100g)約30g蛋白質、鮭魚(100g)約20g、雞蛋(1顆)約7g、傳統豆腐(半盒)約8g、牛奶/豆漿(1杯)約8g 10 選擇質地軟嫩的魚肉、絞肉、蒸蛋、雞蛋豆腐。胃口不佳時,可考慮在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下使用乳清蛋白等營養補充品。
維生素D 15 微克 (600 I.U.) 鮭魚、鯖魚、蛋黃、強化牛奶、經日曬的乾香菇或黑木耳 鼓勵每日在晨間或傍晚溫和的陽光下曝曬15分鐘,幫助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。
鈣質 1000 毫克 牛奶(1杯)約300mg、優格、起司、板豆腐、小魚乾、黑芝麻 10 將牛奶或起司入菜,如製作牛奶蒸蛋、焗烤蔬菜。在飯菜上撒上黑芝麻粉,增加鈣質攝取。
其他關鍵營養素 維生素C(芭樂、奇異果)、B群(瘦肉、全穀類)、Omega-3脂肪酸(鯖魚、秋刀魚) 多樣化的蔬果有助於抗氧化與抗發炎;Omega-3脂肪酸有助於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。

安全的銀髮族居家運動寶典

「用進廢退」是肌肉不變的定律。

對於長者而言,規律且適當的運動,是逆轉肌力流失、維持獨立生活能力最強大的處方。

平衡運動的4大支柱

研究顯示,單一類型的運動效果有限,結合多種模式的「複合式運動」才能對預防失能與跌倒達到最佳效果。

運動支柱 效益
肌力/阻力訓練 直接鍛鍊肌肉,對抗肌少症的核心
有氧運動 提升心肺功能,改善整體耐力
平衡訓練 最能直接降低跌倒風險的訓練
柔軟度/伸展訓練 維持關節活動度,減少僵硬與疼痛
安全的銀髮族居家運動寶典

安全至上!銀髮族運動的黃金守則

  • 開始任何新運動前,盡可能詢醫師或物理治療師。
  • 運動時,身旁務必放置一張穩固的椅子或靠近牆面,以便隨時扶持。
  • 穿著合腳、具支撐性且防滑的運動鞋。
  • 循序漸進,量力而為。若出現尖銳疼痛應立即停止。
  • 運動前充分暖身,運動後確實緩和。

散步是很好的開始

散步是銀髮族開始運動的最佳選擇,因為它是一種低衝擊、安全且容易執行的有氧運動,不需要特殊設備或技巧,可以根據個人體能狀況調整步行速度和距離。

對於長期缺乏運動或有關節問題的長輩來說,散步能溫和地活動全身肌肉和關節,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心肺功能,同時不會對膝蓋和髖關節造成過大負擔。

此外,散步還能增強腿部肌力、改善平衡感、預防骨質疏鬆,並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,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戶外進行,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,對心理健康也有正面效果,是銀髮族建立規律運動習慣、逐步提升體能的理想起點。

對於長時間在家的父母而言,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至關重要

居家防跌改造指南

對於長時間在家的父母而言,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至關重要。

居家安全審查(檢核清單)

危險區域 安全措施
浴室
(頭號危險區)
牆上安裝穩固的安全扶手
地板太滑時(特別是舊建築,不重視地板摩擦係數),鋪設防滑墊或貼上防滑貼條
使用洗澡椅,可大幅降低因站立不穩而滑倒的風險
確保照明充足明亮,且燈光不刺眼
客廳與臥室 保持動線暢通,清除走道上的雜物、電線、滑動的小地毯
確保走道平坦
確保充足的照明,特別是從臥室到廁所的夜間路線,可加裝小夜燈
椅子與床的高度應適中,以父母坐下時雙腳能平穩踩地為準
樓梯 兩側應裝設穩固的扶手
確保階梯照明良好
可在每階樓梯邊緣貼上對比色的防滑貼條,增加辨識度

參考資料